采棉机整机及零部件研发、制造和销售
近期,得到国家大力支持的兵团“十二五”优质棉基地建设已经拉开序幕。建立棉花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面积80万亩,棉花机械化水平达到80%以上,机采棉打垛、运转、开垛机械化程度打垛60%以上成为棉花基地建设任务中的重点。 据第一师农业局负责人透露,2015年第一师机采棉面积占棉花总播面积的一半以上,采棉机总量接近240多台,这些预示着以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为目标的机采棉正阔步向前。 解近渴:劳动力紧缺、拾花费用飙升倒逼机采棉大发展 先进的机采棉技术被称为植棉史上的一次革命。世界各国发展和研究机采棉已经有150多年的历史植棉打过的机采棉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兵团对机采棉的研究从1952年购进前苏联第一辆采棉机算起,也有50多年历史。 新疆无霜期与美国相比少50天以上,棉花成熟度相对不足。尽管兵团具有发展规模化种植和农业机械化的优势,但是由于发展机采棉存在设备投资大,农艺、加工等要做适应性调整等,推广起来颇有难度。10多年来,兵团始终极力解决在发展机采棉过程中遇到的诸如品种、脱叶、清理加工、品级等难题,可以说兵团机采棉事业在探索中前行。 随着我国优质棉基地的西移,近年来新疆和兵团成为我国棉花主产区也成为劳动力转移的主战场。每年秋季,来疆的拾花大军浩浩荡荡,总人数从2002年的39万人增加到2014年的86万人,兵团引进拾花工人数达到最高峰值。新疆、兵团本土劳动力的短缺和拾花费用的飞涨,迫使兵团大力发展机采棉事业,10多年来,一批科研人员在机采棉模式上潜心研究,攻克了一道道难关。使兵团机采棉发展道路越来越顺畅。从2007年开始兵团引进的拾花人数呈逐年下降趋势,今年实际到位拾花工25万人,劳动力富余。原因是兵团今年有1000多台采棉机同时作业,棉花机采率达到60%,成为我国乃至世界主要机械采棉区域。 转方式:职工得到实惠,团场得到效益,机采棉前景看好 不久前,兵团召开相关会议透露,今年第一师 80%棉花面积实现了机采,是兵团实现机采面积最大的师,其他植棉师机采面积都有大幅增加。职工、团场对于机采棉观念的转变源于机采棉给职工带来了实惠,给团场带来了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