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棉机整机及零部件研发、制造和销售
美国对采棉机的研究起步较早,1850年就有人申报了第一个采棉机的专利,1895年申报了水平摘锭式采棉机专利。美国万国公司在购买此专利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设计实验于1924年改进生产了第一台水平摘锭式采棉机。在20世纪30-50年代,经过不断改进完善,日趋成熟,50年代大面积推广使用,到70年代中期美国全部实现采棉机械化。前苏联自1924年开始采棉机械的研制工作,开始研究时分水平摘锭和垂直摘锭两种机型,由于水平摘锭制造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而被放弃,转而生产制造工艺相对简单、造价较低廉的垂直摘锭的采棉机。目前独联体产棉国棉花机械收获也已达到70%以上,其中棉花较集中的乌兹别克斯坦机械采棉实现程度达90%以上。澳大利亚、以色列等国家棉花生产也实现了全程机械化,机采棉技术在这些国家早已成为一项成熟的常规生产技术。
我国早在20世纪50年代起就开始引进和开发机采棉技术,新疆及兵团在采棉机械和机采棉技术的引进、研究、开发和试验 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1952年新疆兵团引进了37台苏联生产的厘米 48单行垂直摘锭后悬挂式采棉机,1953年在乌拉乌苏农场(现兵团农八师143团)进行首次采棉试验。1960年农垦部又给兵团引进了15台苏联 1.2型双行垂直摘锭自走式 采棉机,并在农七师123团和127团等地试验。其中在127团共采 摘棉花近285亩,作业速度1米/秒,纯作业小时生产率5.25亩。
1990年兵团又从乌兹别克引进全套棉田作业机械,在农八师1招 团试验了悬挂在 284三轮拖拉机上的142. 4型收60厘 米等行棉花的4行垂直摘锭采棉机。但因采净率低、子棉含杂率 髙而没有推广。到90年代中期,由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场职 工尤其是青年职工的紧缺,机采棉再次提到议事日程,国家有关部门也予以高度重视,1995年以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相继投入1亿元进行引进试验开发工作,新疆兵团项目组经过5年的尝试,摸索出了从种植、采收到加工的完整生产模式,项目于2000年顺利结题,截止到2007年底累计采收面积390. 4万亩,新疆兵团在 国内率先成功实现了大面积棉花机械化采收。
在引进和试验国外采棉机的同时,我国也先后设计过一些机型,如中国农机院等单位在当时的苏联帮助下研制的悬挂在 25. 7千瓦棉田万能底盘的 2型垂直摘锭采棉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科院农机所与新联集团在引进美国采棉机主要部 件的基础上联合开发的悬挂间隙式水平摘锭采棉机和双行平面式水平摘锭机。近年来,国内不少企业和个人也在致力于小型采棉 机研究,申请了不少专利,开发出了一些样机进行试验。但由于这些样机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都没有在生产中批量使用。2002 年中国航空工业贵航集团平水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农机院合作,研制出了45自走式水平摘锭采棉机样机,2004年获得 国家科技部等四部局颁发的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2007年获得 农业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签发的推广鉴定检验报告,目前已生产30多台投放市场使用。